
近日,來自江蘇無錫的云工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loud Factory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云工場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顯示,云工場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業務是開發、運營及提供IDC解決方案服務。
數據顯示,A股已有3家主營IDC解決方案服務的上市公司。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數據來看,2022年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34.9%,從流動資產負債率看,行業均值為60%,這是一個不太賺錢的行業,或者說賺的都是辛苦錢,從前景來看,爆發式發展談不上,但至少可以實現穩步發展。”
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超70%
IDC業務即為數據中心服務器托管服務,數據顯示,從中國市場看,2022年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國內IDC市場的總份額達68%,其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中國IDC市場的份額分別為27%、23%、18%。其次是第三方IDC服務商萬國數據與世紀互聯,分別為7%與5%,整體行業集中度高,龍頭效應明顯。
IDC業務主要分批發型和零售型兩種模式。批發型面向大型互聯網公司和電信運營商,包括數據中心規劃設計和運營服務等級的要求等定制化服務。零售型面向中小型互聯網公司和一般企業等客戶,包括標準化的服務器托管服務及網絡帶寬服務。
“從資金實力來看,互聯網企業本身是可以自己做的,但這非常耗費精力,涉及到帶寬、電力保障、制冷設備等等,要和電信運營商、電力公司等各個部門打交道,對于有服務器租賃需求的企業來說,找提供IDC解決方案的運營商是最經濟的方式。”一位企業技術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工信部統計數字表明,2022年,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達到650萬標準機架,較2020年增加60%。其中互聯網及公有云是IDC產業主要的收入來源。隨著移動互聯網趨于飽和,公有云以存量替代為主,整體市場競爭明顯加劇,增速有所放緩,整個IDC行業呈現買方市場特征。
從云工場科技招股書可以看到,公司客戶主要包括中國一流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互聯網公司及藍籌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當期營收的比重為71.3%、74.8%及77.5%。
雖然公司收入處于增長態勢,但公司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不斷減少,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26.4%下降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20.5%。公司表示,若IDC解決方案服務需求出現放緩,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低毛利高負債
招股書顯示,云工場科技收入由2020年的2.761億元大幅增加68.2%至2021年的4.643億元,并進一步增加18.2%至2022年的5.48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1%。
但從2020年到2022年,公司這三年的純利分別為2540萬元、1270萬元以及800萬元,相比營收的增長,呈現下滑態勢。
從毛利率以及流動資產負債率情況看,公司的表現也均不佳。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19.6%、12.2%、12.6%,遠低于行業34.9%的平均值,且每年流動資產負債率都在80%以上,高于行業60%的均值。
6月2日,對于公司低毛利、高負債的情況,以及如何應對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記者致電云工場科技,但工作人員表示:“暫不接受采訪”。
此次港股上市融資的資金用途,公司招股書中表示,擬用于投資各類技術,以改進服務質量并提升運營效率;開發邊緣計算基礎設施來提升靈境云業務能力;尋求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擴展業務及多元化客戶群,以實現IDC解決方案服務的長期增長戰略等等。
“IDC行業對公司的資金健康要求很高,可以看到國內相關上市企業經營現金流基本都是億元級別的,對于云工場科技而言,要想繼續在這個市場競爭,確實要靠上市‘補血’了。”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