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晚間,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旭藍天”)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關于其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至此,東旭藍天已連續三年收到年報問詢函。
鑒于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貨幣資金受限、有息負債及已逾期金額規模較大等情況,深交所要求東旭藍天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公司流動性等問題作出說明。
(相關資料圖)
一位審計從業者向記者表示:“該問詢函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對公司低估負債,高估資產的擔心,由于相關事項被審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報表的客觀性和公允性可能存在疑慮。”
審計多次出具保留意見
根據公告,審計師出具保留意見的事項包括,無法判斷公司借款違約、建設工程等相關訴訟金額達1.4億元以上的合同糾紛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無法判斷公司合計金額72.47億元的預付款項和其他非流動資產等預付類款項相關合同能否按約定履約,相關合同標的或款項能否安全收回存在不確定性。
2022年年報問詢函也提到,請會計師事務所說明是否存在以保留意見代替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情形。
早在2021年審計報告中,東旭藍天就因同類問題被出具過保留意見。分別是:相關訴訟金額達8億元以上;報告期末公司預付款項余額37.54億元,其中賬齡兩年以上的預付款項占比81.36%,其他非流動資產共計35.14億元,合計72.68億元。
當時會計師事務所表示,訴訟情況僅影響財務報表的特定要素,不具有廣泛性,而公司出具的尚未結案的案件也未顯示有需要計提的預計負債。
公司表示,預付款主要包括工程款、光伏組件及風電設備采購款等,是根據項目及業務發展規模的需要簽訂。公司也采取多種措施降低預付款總額。但2022年年報中預付款金額依然高達72.47億元,改進成效似乎并不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能源存量項目因土地、項目指標、消納等問題,或出現進展緩慢情況。據2022年年報,賬齡在1年以上的預付賬款占總預付款項高達97.53%。
持續經營能力引關注
深交所還對公司是否“有錢難取”、“有債難償”表示關注,以評估其流動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公司貨幣資金受限問題曾三次出現在審計意見強調內容中。深交所要其解釋為何存放在財務公司的28.92億元受限金額回收進展緩慢。
同時還指出,公司貨幣資金除去受限資金遠低于負債金額,要求公司說明償債能力。
在去年公司對同類問題的回復中可以發現,公司財務公司資金主要用于貸款發放,發放對象是東旭集團子公司。受東旭集團整體流動性影響,貸款回收工作進展較為遲緩。且該財務公司此前就因股東和自身流動性的問題出現無法如期還款的情況。
截至2022年6月10日回復公告發出之日,雖然公司表示整體債務化解已有初步方案,但據2022年年報,存放在財務公司的該筆款項僅減少20.74萬元。對于債務化解方案的進展情況尚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公司也詳細說明了自身的經營優勢,表示近年來新能源項目收入和政策補貼等創造的現金流可滿足正常經營。疊加清收、融資、降本工作的完善和政策的加持,公司生產經營能力、持續經營能力均正常,暫無流動性風險。
但公司近年來的業績數據似乎并不客觀。年報顯示,從2018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從86.76億元降至30.36億元,下跌65%。扣非凈利潤自2019年起連續四年虧損,2022年扣非凈利潤為-5.21億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