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財證券周樂峰:擁抱量化科技 中小券商要打造出“1+1>2”的競爭優勢 世界速遞
        2023-06-03 18:28:27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資料圖片)

        隨著量化私募規模的擴容,券商也在著手打造量化投資服務生態體系,其深意在于謀求向財富管理轉型的又一突破點。

        6月2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閔行區政府指導支持,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和嘉年華組委會聯合主辦的2023·量化科技嘉年華論壇上,湘財證券總裁周樂峰帶來題為《擁抱量化新時代,中小券商的探索之路》的演講,分享了在量化交易服務中,中小券商應該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

        周樂峰說,“無論是大券商還是小券商,在量化交易服務領域里面,如果不牢牢抓住量化科技,不去跟量化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我認為是不可行的。中小券商在量化交易服務過程中擁抱量化科技,要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服務體系,把溫度、響應速度、日常的業務整合起來。”

        近年來,湘財證券在量化領域進行摸索,2018年提出了湘財金剛鉆專業交易體系,構建了專業量化交易服務團隊。伴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2022年,湘財證券金剛鉆為超過200家私募管理人、幾百億資產提供了量化交易服務。周樂峰提出,湘財證券現階段的目標是希望形成一個聚焦于客戶需求、充分擁抱合作伙伴的“主經紀商”模式,形成“1+1>2”的優勢。

        “當前量化投資經過高速發展后,同質化問題出現,超額收益也有所衰減,但是不代表沒有機會,行業應有更多耐心,量化交易市場還是大有可為的。”

        周樂峰表示,中國量化投資從興起到發展至少跨越了三個階段:一是2010年至2014年,國內量化投資1.0時代,當時主要低頻阿爾法策略和量化對沖產品,以基本面量化疊加小市值風格暴露為主。二是2015年至2018年間,國內開始進入量化投資2.0時代,指數增強類產品開始興起,開始出現高頻阿爾法策略,但策略仍然以量價類策略為主。三是從2019年至今的量化投資的3.0階段,量化策略、產品類型越來越多樣化,量價與基本面并重,行業馬太效應逐漸明顯。

        在他看來,中小券商講究的是實惠和實際。中小券商通常沒有辦法像專業能力非常強的券商一樣自研系統,也較難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數據研發、系統研發等工作。

        面對量化3.0時代,他認為,中小券商和優秀的公司要加強合作,不僅要做好技術研發和配套輔助工作,更要思考如何把量化科技應用場景落實到券商交易系統,以及怎么樣把機構需求和最后交易的下單及應用快速地聯系起來。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