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藝術家眼中的成渝什么樣?這場展覽很“巴適”|天天微動態
        2023-06-10 20:29:33    上游新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渝中區的落日、四川大學的鐘樓……以外國人的視角看川渝,有何不一樣?在6月10日舉行的“外國藝術家的‘雙城記’”藝術展上,來自英國、荷蘭、德國和亞美尼亞等4國的藝術家們齊聚山城,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巴適!”

        “巴適”是川渝地區經典方言,也是藝術家們對“雙城記”的真實體驗。本次展覽共展出61幅作品,從川大鐘樓到渝中落日,從大足石刻到青銅神樹,從糖畫到翠竹……內容囊括自然風景、人物、建筑和街頭生活,展出作品類型包括油畫、丙烯畫、粉彩、版畫和攝影等,其中,部分參展作品將參加慈善拍賣,以資助本地慈善機構。

        “展覽作品是藝術家們基于在中國的體驗,提煉出他們所理解的關于中國文化和生活的‘巴適’體驗。”展覽負責人介紹道,本次參展的有來自英國的史云森和芥末絲、荷蘭的包睦菲、德國的舒曼以及亞美尼亞的郭蒙。

        “這幅作品花了三個小時創作,是大家最熟悉的兩江交匯美景,尤其是重慶冬天最長出現的大霧天氣……”當天畫展上,英國駐重慶總領事史云森也帶來不少作品,他指著一幅名為《云罩長江》的作品向上游新聞記者介紹道。

        史云森在中國生活已有10余年,2020年11月,他開始任職英國駐重慶總領事,他帶來的10余幅作品中,大多數都是過去兩年里在重慶創作而成,南山、大足石刻、湖廣會館都是他畫里的主角。

        來自荷蘭的包睦菲也是本次參展的藝術家之一,曾在中國、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紹、巴西、葡萄牙等不同國家工作生活過,多國旅居的經歷賦予了她多元文化的接觸體驗。現居重慶的她,喜歡手持地圖,漫步在重慶街道上尋找靈感,在重慶邂逅的人與事,都融入她的作品之中,為聚焦中國文化和藝術提供了別樣的視角。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18日,市民可前往重慶金山意庫ADC藝術設計中心3號展廳免費參觀,展覽由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荷蘭駐重慶總領事館和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聯合主辦。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