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世界一流”!白云機場:三期投運后將變超大航空樞紐 今日熱文
        2023-06-10 22:30:12    南方都市報

        從一座航站樓、一條跑道,到航線網絡覆蓋全球、年客流數千萬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6月8日至9日,以“開放的世界、中國的樞紐”為主題的廣州國際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白云機場鉑爾曼大酒店舉辦。南都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在廣東機場集團所轄各機場,多家航空公司重新回歸或新進駐。其中,白云機場的駐場航空公司近70家,逐步恢復至2019年的繁榮景象。

        “中國南方航空白云國際機場飛行準備中心”在大會上揭幕成立。中國南方航空白云國際機場飛行準備中心是國內首個落戶機場航站樓的飛行準備中心,首次實現機組在航站樓完成任務簽到、航前準備、安檢登機等全部程序。此飛行準備中心將為南航空勤人員提供更佳的服務體驗,也成為機場與基地航空公司共建樞紐的典范案例。

        三期投運后,白云機場變身超大規模航空樞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運后,白云機場將成為一個功能更加強大的樞紐機場,最終實現5條跑道、2個航站區的規劃格局,同時包括東西兩個貨運區,白云機場的貨站面積將由目前超過50萬平方米,到2025年將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

        廣東機場集團董事長蔡治洲表示,“白云機場作為中國內地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未來我們將擁有三座航站樓五條跑道,終端年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年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這在全球范圍看,是一個超大規模的航空樞紐。”

        據介紹,三期擴建工程建成后,白云機場年設計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2億人次、380萬噸,終端年設計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4億人次,600萬噸,匯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城軌等多種交通工具,聯結成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對加快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升國際樞紐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完善全省“3+4+8”運輸機場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白云機場國內旅客吞吐量已恢復2019年水平

        近年來,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航空樞紐建設加快推進,航線網絡通達全球,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保障能力穩步提升。2020年旅客吞吐量居全球首位,連續三年旅客吞吐量穩居全國第一,貨郵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只要利好政策持續,白云機場的國際客運航空市場會快速恢復生機,連同已經恢復的國內客運航空市場,共同托起白云機場的運輸生產再次攀上高峰,再次創造歷史。

        截至今年5月,白云機場國內旅客吞吐量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國際旅客吞吐量也在快速恢復之中。除客運市場之外,白云機場的航空貨運航線和貨班也在加快恢復之中,已新開往返巴黎以及國內青島、南京等地的貨運航線。截至目前,白云機場通航點超220個,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近70個。白云機場的駐場航空公司近70家,逐步恢復至2019年的繁榮景象。

        南航也加快航班恢復節奏,在廣州白云機場運營國內航線130條,每周超過3400班,承運旅客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國際方面,恢復了廣州始發至歐美澳、中東、非洲、日韓、東南亞等區域的37條航線,每周超過440班。此外,不斷優化國內航班時刻,重構樞紐中轉銜接機會,提升中轉銜接質量。

        南航總部在廣州,南航集團董事長馬須倫會上表示,一直以打造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為己任,早在2012年就啟動了“廣州之路”建設。疫情前,南航在廣州的國際及地區通航點55個,航班量占白云機場國際和地區航班總量的54.4%,承運中轉旅客量占白云機場中轉量的95%以上。近年來,南航大力推進大灣區“市場、網絡、產品、服務”四個一體化,構筑了大灣區到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4小時航空交通圈。目前,南航正在大力恢復國際航線,為廣州的對外交流、改革開放和暢通“雙循環”多做貢獻。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