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丨農業4.0在閩寧鎮扎根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鐵皮石斛“金沙灘”上迎芬芳
        2023-06-02 21:42:50    銀川新聞網


        【資料圖】

        “在花期十天噴一次營養液,按1:1200的比例連噴一個月,濕度盡量保持在50%以上,溫度控制在25℃……”6月2日,永寧縣閩寧鎮的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里,試種成功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鐵皮石斛終于迎來了第一個花期。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孟紅巖帶來了農業4.0的全新理念,她一字一句為移民們教授培植技巧。

        孟紅巖是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寧工作隊隊員,今年3月,跨越2000多公里山海,她將從福建帶來的鐵皮石斛種苗,栽進了閩寧鎮的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

        孟紅巖說:“鐵皮石斛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大熊貓’,有滋陰清熱、益脾生津、抗衰老、抗腫瘤的作用。通過現代化的栽培科技,營造適宜生長的環境,鐵皮石斛在閩寧鎮也能大量生長。”

        在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孟紅巖帶著村民們搭建了立體栽培架,用樺樹皮為鐵皮石斛營造仿生環境,通過實時監控溫度濕度精心呵護鐵皮石斛的生長環境。三個月時間,1500叢鐵皮石斛在閩寧鎮迎來花期,一朵朵嬌嫩的小花立于枝條間。得知鐵皮石斛的鮮藥材一斤能賣到500到800元,村民們臉上樂開了花。園區負責人龐紅說:“有了這些‘金苗苗’,咱閩寧鎮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在龐紅的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里,除了鐵皮石斛,還種了靈芝、羊肚菌、無花果等各類高附加值農產品。循環農業、智慧農業在這里廣泛應用。園區已經成為一二三產融合的鄉村旅游研學基地。近年來,林曉紅、賴瑞云、孟紅巖等53名福建專家、專技干部接力援助,讓這些高附加值農產品不再單純受土壤束縛,成為生態化、智能化的“致富寶”。

        “讓農業4.0在閩寧鎮扎根!”這是無數像孟紅巖一樣的福建專家更高遠的理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農業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農業4.0,講究不僅要吃得營養,更要吃得健康、吃得環保、吃得低碳。接過前一任援寧專家賴瑞云的“接力棒”,孟紅巖還帶來了糖度儀、照度計、土壤元素測定儀等各種現代化設備,這些設備能精準測量農產品營養成分、土壤改良情況和種植環境數據。

        圍繞果蔬營養成分研究,孟紅巖為閩寧鎮農業4.0送來了科技火種。她說:“這些高附加值農產品有了科學種植和權威測定,一定能闖進高端市場。”

        記者 李建寧 陳玲 郎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