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作為承擔中遠海運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生態”愿景目標的核心公司,中遠海控(行情601919,診股)定位于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臺,努力為客戶提供“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服務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特別是在數字化建設的進階之路上始終保持著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不僅練好內功,增強自身的數字化運營能力,還通過加強與合作方的信息交互能力,攜手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務鏈,更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打通信息孤島,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各相關方合力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生態圈,共同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深度融合,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開啟全球貿易新的時代。
(資料圖片)
內生——提升數字化能力打造物流品牌店
要從傳統的集裝箱海運服務商,轉型為專業的端到端全程供應鏈服務商,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能否統籌配置自己所掌握的物流資源,實現全鏈服務的一體化。
今年,公司依托Syncon Hub平臺推出了首個預打包的數字化供應鏈組合產品——“泰鴻”,這個集中國大陸地區“海運、關務、拖車”服務為一體的組合產品,拉開了全鏈產品標準化的序幕。而其背后的原理,則是SynconHub航運電商平臺借助日益成熟強大的數據交互功能,將分別依托于TMS系統的拖車信息模塊、依托于IRIS-4系統的海運信息模塊、依托于“遠海通”的關務信息模塊三者實現了鏈接,實現了自身不同業務模塊間的信息交互。對企業本身,既保證了物流運營的無縫銜接,又能更精準地協調物流資源的高效配置;對客戶來說,可體驗在線下單、改單、訂艙、跟蹤訂單旅程的全程可視化服務,既展現出一站服務的高效便捷性,也提升了客戶供應鏈管理的可控性。后續,隨著海控全球供應鏈資源及能力建設步伐加快,在組合產品設計中,將納入包括倉儲、拼箱服務在內的更多供應鏈資源要素,進一步豐富組合產品。從標準化產品服務+自由組合,到個性化產品服務按需定制,再到全鏈解決方案行業覆蓋,海控的數字化供應鏈產品升級的路線圖已非常清晰。
對于客戶來說,好的服務體驗既在于全程無縫銜接的快捷高效,更要有全程盡在掌握的可靠安心。隨著SynconHub平臺組合產品頻道不斷迭代系統功能,目前客戶可通過客戶端,隨時獲取拖車、報關、進港、裝船、開航、中轉、到港、卸船、提重等各關鍵節點的物流狀態,全程物流鏈盡在掌握。未來,海控將擇機推出冷箱全鏈組合產品,依托物聯網技術的成熟運用,為全程冷鏈服務產品提供技術加持。去年北外灘國際海運論壇上,海控已發布“智能冷箱一站式前臺——MY REEFER”, 借助空天一體的網絡和地理圍欄+物聯網技術,通過實時感知、實時控制散布在全球4萬多個智能冷箱的狀態,幫助客戶實時掌握托運貨物的關鍵動態。同時結合AI算法,將軌跡跟蹤精準嵌入供應鏈,提前發現熱貨裝箱等潛在風險并提前預警,從而降低貨物在場站、碼頭等節點滯留的可能性,提升端到端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從而為客戶提供全程可視可控、冷鏈自主管理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交互——加強數字化協同 構建智能業務鏈
集裝箱業務鏈條長,涉及的相關方多元,要實現供應鏈的轉型,不僅需要中遠海控自身增強數字化運營能力,更在于和相關方之間實現數字化對接協同。
隨著數據交互技術智能化程度的進步,中遠海控與港口碼頭、貨代、銀行、科技公司,甚至海關、海事等各業務相關方之間點對點業務的效率日趨提升。比如在關務服務方面,中遠海控通過旗下智能關務平臺,實現跨境互助通關端到端物流服務的新模式。3月份,“中國上海-新加坡”跨境互助通關“一單雙報”成功上線。客戶只需要在一方海關進行申報,另一方海關會自動視為通過,無需重復報關,這大大簡化了通關手續,節省了時間成本,提高了通關效率。另外,針對美國海關申報系統升級新要求,中遠海控順利上線IRIS4美國出口艙單電子申報功能,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申報時間自動提醒,確保美國出口艙單按時申報。可以說,在中遠海控數字化供應鏈服務中,“關務”不再是簡單的“報關”服務,而是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綜合性的跨境服務的項目。
如果說與相關方的數據交互,使運營效率更加快捷,那么中遠海控與全球客戶的數字化交互對接,則讓服務變得更加精準。比如,去年年底與晶科能源(行情688223,診股)開啟的數字化協作項目,就是雙方基于數字化戰略的相契合,以貨物跟蹤EDI自動推送、EDI訂艙BR\BC、EDI電子提單樣本、EDI電子艙單、EDI VGM等為主要項目,實現的全物流鏈數字化深度合作,為晶科能源提供了更加貼心的解決方案。近年來,除了前面所提到的EDI、IOT、TMS等渠道,中遠海控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數字化技術,分別開發了元海美達(云管家)、E合約(云簽約)等多個可以直接對接客戶數字化系統的平臺,并基于這些數字化交互渠道,可以對客戶在各項供應鏈環節上的需求進行一定程度的個性化數據描述和數字標簽設定,為不同的客戶進行數字畫像,并將其嵌入業務流程之中,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合作寬廣度,提升了服務的匹配度,增強了客戶的粘合度,進一步彰顯供應鏈產品與管理的易用性、靈活性、智能性。
共享——共建數字化生態 開啟貿易新紀元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必然不會是一枝獨秀的孤島,離不開產業群落的數字化轉型。只有出于千行百業對透明、安全、高效、共享、環保、共贏的共同追求和彼此互信,一個企業才能真正打造敏捷綠色運營能力,實現數據價值驅動。區塊鏈便是形成這種共享生態圈的技術基石之一。
正是借助區塊鏈技術的興起與成熟,中遠海控正努力通過打通不同業務鏈之間的信息阻隔,實現鏈與鏈的即時互動和全方位的數據共享,使得貿易和物流運營效率實現躍遷。中遠海控與多家港航合作方共同組建并運營的非盈利機構GSBN依托區塊鏈技術,近年來接連推出重磅產品。其中,最早推出并正在全球穩步推廣的無紙化放貨產品,得益于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使得進口口岸鏈條上的航運公司、收貨人、代理和碼頭得以有效鏈接,進口貨物單證手續辦理完成時間從24—48個小時縮短到平均4個小時以內,從而為客戶提供一種無紙化、高效和透明的解決方案。而在去年服務貿易促進會上與多家銀行共同推出的IQAX eBL電子提單,從今年1月起首張成功簽發,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簽發總數已跨過10000大關,這項通過將提單信息在區塊鏈上實時全方位傳遞共享,從而確保信息準確、數據安全、流轉高效、低碳節能的產品,對客戶來說,不僅有利于貿易周期縮短和周轉資金占用率下降,更為提升客戶的供應鏈規劃和管理能力,促成貿易先機提供助力。這些區塊鏈產品與供應鏈組合產品正通過線上線下(行情300959,診股)的互動協同,將越來越多的貿易環節、物流環節連為一體,不斷提速全球貿易和物流運作,引領全球貿易和物流模式的創新變革,而更重要的是,隨著GSBN的不斷擴大,數字化轉型將逐漸在全行業推廣,這將為構筑共同的數字化標準,提升全行業的數字化治理起到積極作用,更有效地助力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發展,從而真正開啟全球貿易的新紀元。
中遠海控的數字化發展不僅體現在平臺的建設上,更在各個流程節點上呈現齊頭并進的態勢。在船舶運營上,中遠海運荷花輪實現智能機艙、智能能效、智能航行等功能,更有效地提高航運安全,降低船舶能耗,提升運營效率;在客服受理上,中遠海控借助AI人工智能實現了7X24小時的智能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自動應答;在智慧港口建設上,中遠海控迭代推出自動化碼頭、5G港口全場景解決方案等創新應用;在箱管業務方面,中遠海控先后上線并升級了智能修箱洗箱、異地換箱、智能場站等數字化系統;在倉儲方面,中遠海控依托先進的WMS、DMS、TMS等數字化管理系統,成功啟動多家海外倉業務的運營……而從近期中遠海控重點招聘數字化專業人才的啟事來看,其數字化轉型仍在不斷積聚更大的力量和更持續的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