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入汛以來,重慶發生多次中小河流1-8米不同程度漲水過程。如何做好當前強降雨期間及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近期召開的全市水旱災害防御視頻調度會給出“答案”。
會上明確從監測預報預警、水利工程調度、物資隊伍儲備、預案演練質量、抗大旱保供水、信息規范報送等6個方面做好強化應對。
強化監測預報預警。水利部門深度融合水文氣象監測數據,充分利用衛星遙感、測雨雷達等技術,持續改進水文測報手段,逐步實現水文預報與氣象預報同頻同步。持續完善市級—區縣—測站(水利工程)三級站網預報預警體系,提升中小河流預報預警能力,做到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快速響應、第一時間應對處置、第一時間開展人員轉移安置。
強化水利工程調度。建立沿江沿河、上下游、跨區域等信息共享、聯動機制,統籌安排“攔、分、蓄、滯、排”措施,強化工程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動態掌握各水庫納蓄能力以及河道、堤防、水庫等各類水工程運行狀況,修訂完善水利工程調度方案,加強水庫汛限水位管理,嚴禁超汛運行,同時做好水庫統籌調度和蓄水保水工作,為后期抗旱減災備足水源。
強化物資隊伍儲備。完善市級三峽庫區水利防災物資調度中心建設,加強專業型、專用型水利防災物資儲備和現有倉庫物資管理、日常維護,落實物資管理制度,理順物資調度程序,適當前置裝備物資。加強防御應急專家隊伍建設,及時選調專家隊伍,優化專業結構、創新激勵機制,確保災險情發生后能第一時間能派出技術支撐隊伍開展現場處置
強化預案演練質效提升。完善水庫、山洪危險區、高山易旱區等風險點預案,切實做到“一點一策”精準防控。在山洪危險區、重點防洪薄弱風險點、水庫等重點區域常態化組織開展防御應急演練,聚焦預警信息發布、傳遞和反饋,持續提升基層實戰水平和應急處突能力。
強化抗大旱保供水。搶抓近期降雨有利時機,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抓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做到應蓄盡蓄。加強旱情分析研判,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缺水區域、缺水人口,逐步完善供水監測體系,做好水資源統籌調度,及時完成農村供水抗旱應急預案修訂、農村供水干旱風險圖編制。
強化信息規范報送。對各業務領域涉及水旱災害防御的所有信息進行數據整理、收集,分門別類,按“數出一家、各負其責、及時更新、全面共享”原則,完善數據共享機制,規范信息的收集、甄別及有序傳遞,建立健全收集和填報信息的規范模板,構建反應高效靈敏的扁平化信息報送體系,規范災情上報口徑、指標數據,嚴格統計審核把關,健全災情報送和會商機制,杜絕謊報、誤報、遲報、漏報,確保基礎數據準確,為水旱災害防御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下一步,重慶市水利系統還將持續對以山洪危險區、防洪薄弱點、庫區高切坡、水庫(包括病險水庫)、高位山坪塘、河道礙洪設施、水電站、在建水利工程等8大類為重點的風險隱患全面再排查、再整治,梳理并建立風險點“兩單一辦法”,落實“一點一策”精準防控措施;壓實各級各類水旱災害防御責任,嚴格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繼續推行局領導包片區、處室包區縣的防御工作模式,全力做好當前強降雨期間及主汛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