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資訊丨李子柒做不好“李子柒”
        2023-05-30 18:07:31    騰訊網

        文 | 螳螂觀察

        作者 | 青月

        “共有從前,各有未來。”


        【資料圖】

        楊冪官宣與嘉行傳媒結束合作關系的微文,同樣適用于現在的微念與李子柒。

        李子柒與微念之間的這場MCN機構與網紅IP之間由于利益分配的矛盾,經過500多天的博弈后,最終以李子柒拿到了同名商標資源的掌控權及一句“微念與李子柒在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收尾?。

        至今,與微念和解已經近半年,李子柒卻仍未恢復更新。

        她怎么了?

        李子柒,困于“內容”

        在沒有停更之前的李子柒,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她視頻里展現的美好田園生活之外,另一個就是“更新慢”。

        她的更新有多慢呢?

        在“日更”成為常態的環境下,李子柒的微博更新頻率大致維持在一個月左右一條。畢竟,從視頻內容來看,李子柒做蠶絲被,要從養蠶開始記錄;釀醬油,要從種黃豆開始講述。

        所以,“月更”這個放在其他博主身上會被大呼離譜的現象,在李子柒這里就不難以讓人接受了。

        可如今,和解將近半年,再加上此前500多天的“冷靜期”,就算按李子柒“月更”的慢節奏,也不至于一條視頻都無法產出。

        在「螳螂觀察」看來,李子柒遲遲未能更新的背后,在于她停更的這段時間,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前對內容輸出一貫高標準的李子柒,或許已被內容絆住了復出的腳步。

        具體來說,首先因為長時間停更,李子柒的賬號掉粉嚴重,行業影響力也隨之減弱。

        此前,李子柒抖音粉絲超過5494萬,微博粉絲2756萬,快手粉絲1029萬。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李子柒抖音粉絲4989.8萬,微博粉絲2616.2萬,快手粉絲967.4萬,三個平臺總計掉粉超過700萬,光這掉粉數都等同于一個頭部網紅的粉絲數了。

        與此同時,在她斷更一周年時,百度指數顯示,“李子柒”這一關鍵詞熱度甚至達到近些年峰值,然而,在官宣和解時,百度指數卻并沒有什么起伏,李子柒正在被“遺忘”。

        再者,這兩年也出現了太多李子柒的“替代品”,分走了大眾的注意力。

        比如三農博主“疆域阿力木”、貴州本土美食的“念鄉人周周”、精致鄉村風“彭傳明”,還有一些博主更是直接打著“男版李子柒”“越南李子柒”“北歐李子柒”的旗號,圈了一大波粉。

        這都會讓李子柒在更新面前踟躕不前。

        雖然憑借從前累計的粉絲基數和優質內容帶來的長期影響,李子柒回歸后更新的第一個視頻無論是什么題材,數據都不會太差。

        比如李佳琦,在經歷“停播風波”之后,他回歸后的首場直播,在沒有預告,且時長只有兩個小時的前提下,依然達到了6352.8萬觀看量、1.63億次點贊、GMV超過 1.3 億元。

        然而,從李子柒的往期視頻來看,她對于內容一貫是高標準高要求。隨便輸出一期內容,顯然不符合她的內容風格。所以,不打算躺平吃“老本”,也是李子柒遲遲未能更新的一個原因。

        一邊需要重新引起粉絲和行業的關注,可另一邊在同質化嚴重的大環境下,又難以找到一個無人涉足,但又比較有趣的切入點。

        李子柒就這樣被內容困在了“十字路口”。

        “頂流”難登,“銷冠”亦難回

        火于“內容”,也困于“內容”,但如今讓李子柒頭疼的,不止賬號更新之后復出難這一件事。

        更大的難題,是和解之后,李子柒順利拿到了同名商標資源的掌控權后,誰來接手“李子柒”這個品牌的經營管理。

        在這一點上,李子柒同樣被架在了左右為難的“十字路口”:難與微念再續前緣,但更難自己“白手起家”。

        雖然在李子柒與微念的利益紛爭中,輿論并沒有偏向微念,但在成功打造“李子柒品牌”及商業模式的探索布局上,微念的功勞無法抹除。

        2018年,李子柒同名天貓旗艦店上線,主打四類產品,分別是以螺螄粉為代表的速食、以藕粉為代表的沖調品、以蛋黃酥為代表的糕點和以香菇醬為代表的調味品。

        到2020年“李子柒”品牌的銷售額達到了16億元,微念的估值也一度高達50億,甚至還吸引了字節跳動的投資。

        這樣的成績,當然也有李子柒優質內容帶來的IP影響力與號召力。但都建立在微念的商業掌舵與操盤能力上。

        同樣是有IP影響力,張同學、李亞鵬就達不到“李子柒品牌”的商業能力:兩個月吸粉1900萬的張同學,首次3個小時的直播帶貨,僅賣出9萬單農產品,總GMV只有342萬元;同樣是拍攝田園牧歌,自帶明星光環的李亞鵬在駐抖音直播帶貨,其名下品牌“書院造”出品的茶葉,半個月的時間銷量最高的一款80元的白茶,都只有413單。

        張同學、李亞鵬走的還是商業變現最快的直播帶貨。

        對比之下,微念能打造出“李子柒”品牌,可想而知其在運營和探索商業模式方面的巨大付出。

        然而,越做越大的“蛋糕”,卻成了引發微念和李子柒雙方矛盾的根源。

        雖然在在合作期間,李子柒只負責視頻內容的創作與發布,但16億的銷售額,為品牌貢獻了影響力與號召力的李子柒本人,卻只分得300萬元,確實有失公允。

        就如脈脈上的用戶所言,李子柒除了“李子柒”視頻獲得的創作者流量收益以外,其他收益,也就是“李子柒”品牌的實際控制權,其實都在微念的手里。

        (圖源:脈脈)

        微念也有給過李子柒更多的選擇。

        據「Tech星球」報道,微念的投資人稱“給了她幾個方案,股份、錢,或是權益疊加,隨她選”。

        但是李子柒均沒有接受,并且從未提出自己的訴求,單方面在溝通中缺席,最后雙方走向分道揚鑣。

        如今李子柒順利拿到了同名商標資源的掌控權,可如果是自己組建團隊操盤,李子柒就需要分出精力為品牌的未來尋出路,內容輸出就會受到一定影響。但若沒有足夠的優質內容反哺品牌,又會陷入另一種惡性循環。

        比如手握一億粉絲的瘋狂小楊哥,在開始直播帶貨之后,抖音的更新頻率明顯下降,最近三個月只更新了五條視頻,而其中四月份甚至一條都沒有。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根據「中國企業家」的消息,李子柒與微念已在一些條件上達成一致,雙方未來將繼續合作。

        這也就意味著,微念有可能重新接受品牌,也就不存在磨合的問題,李子柒也能專心做內容。

        「螳螂觀察」認為這個可能性并不大。

        因為在李子柒停更后不久,微念或許意識到了危機,于是火速申請注冊了多個“臭寶”商標,并于去年年初正式上線了臭寶螺螄粉。

        不同于過去將李子柒與品牌進行強綁定,在嘗過“單一的營收結構帶來極低的抗風險能力”的苦后,微念在孵化“臭寶”時,選擇采用卡通形象,并通過多個KOL、網紅達人的直播帶貨,比如交個朋友、戚薇等,來打開銷量,擴大知名度。

        如今,“臭寶”的天貓月銷量最高已經超過6萬,去年雙十一,“臭寶”銷售排在天貓螺螄粉品類第五,微念的第二增長曲線逐步成型。

        結合這些因素,第一,經過近兩年的博弈,雙方之間隔閡已經形成,即使已經和解,但實際上關系很難再回到從前。第二,微念已經推出了替代“李子柒”的品牌,如果重新接手“李子柒”,或許會壓縮自有品牌的生存空間,為他人做嫁衣。第三,面對“臭寶”和“李子柒”旗下的螺螄粉的高度重合,李子柒一方恐怕也很難信任微念接手后會像從前一樣用心經營。

        過往皆序章,和解是結束也是另一個開始。

        只是,微念已經理清過去,開始從曾經的MCN機構向一家新消費品牌過渡,但李子柒不僅困于內容,還面臨“李子柒”這個品牌的經營管理問題。

        既要產出高質量內容,又要做好品牌經營,如何兼顧二者,顯然還需要李子柒花更長的時間去研究和確認。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