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德、印、英、法、加拿大、意大利等國一季度GDP對比-世界熱點評
        2023-06-02 06:16:40    騰訊網

        中、美、日、德、印、英、法、加拿大、意大利等國一季度GDP對比

        目前已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的大國中,印度表現最佳,取得了6.1%的實質性增長。與前一季度的4.5%相比,增幅擴大了1.6個百分點,扭轉了之前逐季放緩的下滑趨勢。

        其中,商品和服務的出口上漲11.9%,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長8.9%,庫存變動增長5.9%,進口的商品、服務實際提升4.9%,私人消費支出增長2.8%,政府消費支出提升2.3%……

        當前公布成績的這九大經濟體中,我國經濟增長率排第二,同比上漲4.5%;加拿大排第三,一季度經濟實際上漲2.4%;美國和意大利都取得了1.9%的同比增長,日本經濟同比上漲1.3%。


        【資料圖】

        法國一季度經濟同比上漲0.9%,英國增長0.2%,德國表現最差——同比實際縮減0.2%,未能實現開門紅。但包括伊弗經濟研究所在內的德國四家權威經濟研究機構均認為,情況正在逐步好轉。

        自去年秋冬以來的衰退形勢,會在2023年下半年獲得較大程度的改善,特別是供應瓶頸的緩解以及能源價格的下降將使制造業各部門受益,2023年全年預計會上漲0.3%,明年將增長1.5%。

        在通脹影響下,美國GDP暴漲

        剔除商品、服務價格上漲因素,美國2023年第一季度的經濟雖然僅獲得了1.9%的同比提升,在全球各大經濟體中處于中流的位置,并不十分突出。

        但GDP卻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在高通脹影響下,美國一季度經濟規模暴漲至6481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60107億美元相比,新增4704億美元,名義增幅高達7.8%。

        而我國卻處于接近通縮的狀態,一季度經濟的名義增幅只有5%。再加上人民幣匯率下跌7.3%,這使得:我國GDP按美元計算降至41620億美元,下滑至美國一季度GDP的64.2%。

        網友們,我們提到的各國、地區經濟增長率有多少,這都是不包括物價變動因素的真實發展水平。但在通脹走向全球背景的當下,物價高漲在部分國家、地區已成為拉高他們GDP的最大影響力。

        似乎是不再看誰能夠促進商品、服務真實發展,而是在比拼誰更有能力推動物價上漲和匯率提升。這對那些仍在嚴格抑制通脹,不希望物價高企侵害居民收入和財富的國家來說,是不公平的。

        日、德、英、法、意、加等國GDP分享

        日本2023年第一季度GDP約為1421227億日元,折算成美元為10740億,仍排在全球第三的位置;德國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GDP初值曾超過日本,但在5月底又發布了國民經濟修正報告:

        將一季度GDP下調至9978.6億歐元,約為10707億美元,又變得比日本更低了,重新回到全球第四名的位置。兩國之間的較量和比拼,將在后續幾個季度變得更加激烈、精彩和有趣。

        按市場價格計算,英國一季度GDP季調數值為6460.27億英鎊,約為7850億美元;法國為6862.6億歐元,約為7364億美元;意大利一季度GDP為5020.23億歐元,約為5387億美元。

        按本幣計算,加拿大一季度GDP擴大至6683.74億加元,但由于匯率下降了6.4%,按美元計算的GDP被拉低至4942億,跌破5000億美元大關了。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