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50ETF規模突破千億元釋放出兩大信號 當前信息
        2023-06-03 09:06:52    證券日報


        【資料圖】

        擇 遠

        2020年9月份首批“硬科技”旗艦產品科創50ETF成立,產品規模快速增長,到今年5月底總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從0到1000億”的跨越。在筆者看來,這背后釋放出兩大信號,即市場對科創板“硬科技”屬性的青睞和對中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

        科創板開板即將滿4年,近4年時間里,科創板建設穩步推進,市場平穩有序,吸引眾多“硬科技”企業紛至沓來,板塊“硬科技”特色鮮明:截至5月31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三大行業占比分別是37%、22%和21%,合計占比達80%。

        科創板上市公司還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以2019年為基數,科創板上市公司近3年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達到29%和56%,超三成公司連續3年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94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50%。

        科創板是我國“硬科技”企業的聚集地,板塊上市公司注重研發投入,帶動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充分展現“硬科技”實力。統計顯示,2022年全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1284.68億元,同比增長28%,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6%,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更進一步看,能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實現規模“從0到1000億”的跨越,反映出市場對中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

        最近一周時間里,我國多領域科技成果實現新豐收:C919國產大型客機圓滿完成商業首航、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拉長時間線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成就更是可圈可點。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驕人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奮力前行。

        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不少上市公司借力直接融資優勢,在重大科技創新中發揮創新鏈鏈長的作用,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以科創板為例,一些科創板上市公司通過創新制度,不斷積聚人才、資金等實現創新發展所需的關鍵性資源。同時,越來越多的科創板上市公司通過常態化的股權激勵機制留住、吸引和激勵人才,對激勵科研人員投身技術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

        透過科創50ETF規模突破千億元這一現象可以發現,市場正用實際行動,詮釋對“硬科技”的偏愛,對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