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婆餅里沒老婆,但蠔油里面可以有生蠔?
這兩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一張照片惡心到?
(資料圖片)
沒錯,就是上面這張“海天耗油內疑現整塊生蠔不明物”的高清大圖。
這張圖已經傳播全網,還上了熱搜。
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什么感受,貓姐反正短時間內,都不想再看到耗油這種東西。
網友打電話給海天客服,得到的回應是:還不能判定是生蠔,先要核實情況是不是存在的才能解決,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事情的具體情況還沒有確認,但海天,需要憂心的還有很多。
為啥老出現“不該添加的東西”
事實上,這不是海天的產品第一次出現問題。
近兩年來,海天味業已經多次因產品質量引發爭議。譬如,海天醬油多次被曝出存在生蟲、生蛆的情況。
貓姐查詢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有關海天醬油的投訴達到138條,其中很多都是關于產品生蟲、長蛆的。
高能預警!!!
以下圖片可能引起生理性不適,慎點!!!
雖然海天出面回應,“未開封的產品,不會有活蟲或蟲卵生長”,但依然無法平息大家的疑慮。
除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醬油長蟲”問題,外界對于海天味業最大的質疑,是去年鬧得很大的“雙標門”事件。
去年9月下旬,海天醬油被多個網友質疑,銷往海外的產品與國內的存在雙標問題,并曬出了相關圖片。
其中,在日本銷售的海天醬油僅有水、大豆、小麥等天然原料,以及食鹽、砂糖等調味劑,而在國內銷售的部分海天醬油產品,則多了焦糖色、苯甲酸鈉、三氯蔗糖等添加劑。
更有網友指出,海天醬油為了壓縮成本,在低端產品中沒有使用更安全但價格稍高的山梨酸鉀,而是用食品防腐劑苯甲酸鈉,而后者則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輿論壓力下,海天不得不連續三次回應澄清,但卻釀成了更大的公關危機。
尤其是其發布的第二篇聲明,不但沒有正面回應添加劑是否“雙標”的問題,反而指責網友“用食品添加劑來誤導消費者認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別有用心”。
還刻意上升高度,譴責網友“用所謂‘雙標’來挑起消費者和中國品牌企業的矛盾對立,不僅打擊了中國老百姓的消費信心,更會嚴重影響‘中國造’的世界聲譽。”,標明自己“民族企業”的身份不容褻瀆。
看看最后的兩個“堅持”,是不是跟前兩周某位“比王”的兩個“不易”,有異曲同工之妙?!
“扣帽子”式的聲明,加上傲慢的態度,讓本就沸騰的民憤更加激昂。海天味業的股價也由此大跌,期間市值一度蒸發逾千億元。
“醬油茅”為何突然賣不動了
海天味業前身,是由上世紀50年代佛山25家醬園合并而成的海天醬油廠。
也就是說,海天曾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國企。
1994年,海天醬油廠改制,海天企業性質也更改為國家和集體混合制企業,國家股占比為30%,集體股份則由員工持有,占比70%。
當年年僅38歲的醬油廠廠長龐康主持了此次改革,并出資50余萬元,成為公司名副其實的掌舵人。
此后,海天又經過了多輪股改,逐漸成為了一家完完全全的民營企業。與股改同步進行的,是龐康帶領下海天的驚天蛻變。
龐康鮮少公開露面發表言論,關于他的報道更是少之又少,但卻是低調做大事。
圖源:視頻截圖
為了打破醬油企業偏安一隅的產業格局,將海天打造出一個全國性品牌,龐康對海天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其中,在產能端,海天豪擲3000萬元,從國外引進一條年產2000噸的蠔油生產線。
在營銷端,海天不惜血本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廣告,1999年,海天的廣告就出現在了《新聞聯播》的整點報時環節。
同時,海天也著手向餐飲端發力,亦逐漸成為B端之王。
2014年,頂著“調味品之王”桂冠,海天成功登陸A股。此后,海天的股價更是一路走高,最高峰時期,其市值一度超過7000億,被稱為“醬油屆茅臺”。
連萬科郁亮都不得不感慨,“賣房子的,不如打醬油的。”
資本加持下,持有海天味業55.54%股權的58名職工股東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豪。當中,龐康的富豪光環尤甚。
2021年的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龐康以2150億元身家與碧桂園的楊惠妍一起并列第46位,排名超過了雷軍、許家印、劉強東、李書福等人。
可以說是佛山第二富豪。
但自2021年以來,海天味業的股價便進入了下跌通道。
股價從最高峰的126.2元/股,跌到不足50元/股;市值也從原來的7000多億,跌到2700多億,跌幅超過六成。
龐康的身家也出現縮水,2023年的最新排名,身家只剩1200億。當然,還是秒殺一眾地產富豪。
海天到底怎么了?!
事實證明,除了食品質量問題和輿論危機,海天味業更大的危機,是業績下滑。
翻查海天味業近10年來的業績表現不難發現:
從2021年開始,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就已經明顯放緩,跌至個位數;
2022年,營收增幅更是只有2.42%,幾乎沒有增長;
今年一季度,海天味業直接進入負增長階段。
凈利潤的表現也是。
2021年,凈利潤驟然從以前近20%的高增長狀態,回落到只剩4.09%的增幅;
2022年,更是直接變成負增長;
今年一季度,也依然沒有任何改善。
一句話總結,海天味業,有點賣不動了。
這當中,疫情當然是一部分原因。
2020以來,餐飲業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調味品在該端的銷售也受到極大影響,增長放緩成為必然。
但必須承認,去年爆出的“雙標門”帶來的輿情危機,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海天的業績下滑。
醬油行業是競爭充分的行業,當一個企業出了問題,很快就有人來搶占你的市場份額,“醬油一哥”也無情講。
今年一季度,餐飲業加速復蘇,但海天卻出現了可能是有史以來首次的負增長,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也因此,外界更期待,這一次的“生蠔門”,海天會如何應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