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賽道 深潛力 大平臺這樣布局工業互聯網|投資人說 環球熱頭條
        2023-06-10 18:14:44    騰訊網

        熱賽道 深潛力 大平臺這樣布局工業互聯網|投資人說

        嘉賓簡介:

        李銀亮 海創匯創投 總經理


        【資料圖】

        2007年從蘭州財經大學畢業后,入職融銀資本,先后任投資總監、董事總經理等職;2017年加盟深圳達晨創投,任投資總監;2019年5月,加盟海創匯,成為合伙人。主導參與成功設立青島第一家同時獲得市級引導基金和國家雙創基金參股的子基金。

        投資案例:

        E人E本(并購退出)、共進電子(603118)、海泰新光(688677)、豐光精密(430510)、海立威(834835)、盤古潤滑(已過會)、山源電子、山大華天、易沖無線等近四十多家企業,多個項目成功退出。

        通訊領域三張網將是核心網絡

        第一財經 高 遠:感謝李總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您很早就投了通訊類的企業,您認為通訊技術在接下來這段時間是否會向低軌衛星、星鏈技術方向去演變,或者說它會變成一種主流的技術通信?

        海創匯 李銀亮:它肯定有三張網是一定要存在的,地表的這層光纖網絡;包括稍微離地一點的無線傳輸網絡;未來低空的這種星鏈傳輸網絡;這三張網絡一定是未來三張數據傳輸最核心的網絡。

        從目前來看光纖已經沒有太多機會,我們現在民用或者是消費及應用其實已經很成熟,未來的話可能在細分行業或者是在特定的一些行業里面,無線傳輸行業也算是一個投資的熱點,未來大家的重心和考慮的點一定是在高空或者低空這種通訊或者是數據的傳輸。

        我認為在未來3~5年或者5~10年,尤其是像星鏈這種項目所帶動的一些產業鏈,不管是在硬件方面,還是在組網技術這方面,一定會是在通訊里面一個比較站在風口上的行業,大家也會往這個行業里面去尋找一些投資機會或者是投資標的。當然雖然不是我們的投資主要的方向,但我認為包括它的產業中的一些作用,都是占據核心的這么一個點。

        大多數智能家電 硬件為何仍停留在2.4G?

        第一財經 高 遠:與通信行業已經過渡到6G的情況相比,目前在智能家電、智能硬件聯網方面似乎有些滯后,因為這些更多的還是2.4G的網絡,您認為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是否會出現智能硬件、家電淘汰潮出現,對于這個領域的布局你又是怎么來看待的?

        海創匯 李銀亮:我們是出身于家電制造產業,所以對這個還是比較清楚。我認為將來從2.4G至5G甚至是6G這個升級一定會有的,但它不一定是一種淘汰或者是替換。可能從目前這個點來說,家電對于無線傳輸考慮的是成本的問題,可能2.4G它的性價比更高,雖然它可能慢,但是從智慧家電來看,它的傳輸的數據并不一定太多,所以說2.4G目前是比較能適應絕大多數場景的。

        雖然有一些比如說在家電上嵌入一些健康檢測類的產品、或者是語音類的一些產品,它需要一些高通道的或者是快速傳輸的一些網絡,可能5G會更好一點。未來6G會不會融入的更快,我認為它肯定是個趨勢,但是它肯定不是這種取代的關系,而可能是相互融合。

        低頻的一些傳輸或者是量小的傳輸,它還是用2.4G就ok,未來比如說視頻傳輸、圖像傳輸、或者是動畫傳輸,這種可能就需要一些5G或者6G的技術,這些不同的技術階段的產品相互搭配在一起,而從成本方面來考慮的話,這種搭配更適合家電廠商、或者智慧家電這類消費級產品的一些傳輸方式。

        5G在特殊高危行業應用仍是投資藍海

        第一財經 高 遠:海創匯最近投了一家礦山類的通訊類公司,也即將上市。我們知道在礦山這個領域當中,它有很多特殊性,比如為了安全,在加油站都要屏蔽通訊信號,在礦山這個領域又是高危行業,它技術指標會更高,那目前對于這個領域的投資是否處在藍海賽道?

        海創匯 李銀亮:對,您說得非常對。從您剛才舉例來看,比如說加油站可能都要屏蔽這種電信信號,在礦井下面可能它的環境更復雜一點、它的設備更多、它里面這種可燃氣體、包括一些危險的一些環節都是有的,它的要求是更嚴格,您剛才說的像這種5G類的一些產品或者是模組類下礦井一定要拿到這種安標認證,國內來看它從2020年的年中才有第一張安標認證出現。

        就5G在煤礦這種相關的設備的應用到現在也不過兩年多接近三年的時間,但從煤礦整個體量來看,接近5000多座煤礦,它所有的這種5G相關的設備都要下礦井。現在只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我認為未來5~10年甚至10年以后,整個5G+煤礦的應用行業市場一定是一片藍海,很多的高質量的企業和一些好的標的都會在這個行業中出現。

        第一財經 高 遠:智能礦山的項目未來肯定會更大范圍的去推廣。除此之外,是否也對其他行業能夠進入的領域也有期待?

        海創匯 李銀亮:實際從我們的理解來看,5G應用它肯定是在產業這一端來去做落地的。目前來看比較契合5G使用的就是一些封閉的場所,比如像礦山、碼頭、工廠的一些區域內的應用、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會更好去做落地。

        既然它能把最難的礦下這種惡劣的環境都做出來,達到很完善、很通暢5G的傳輸,那么在其他的一些環境里,比如地鐵、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也都可以,對做這類5G應用就相對會更容易一點,也更容易去做落地。

        工業互聯網在細分賽道 確定性在增強

        第一財經 高 遠:在工業互聯網投資方面,其實過去一直有幾個瓶頸,一是收益達不到預期;二是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復制的盈利模式,您在選這類標的的時候,怎么去避免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者解決這種問題呢?

        海創匯 李銀亮:從國內的投資行業、投資機構,并不會把工業互聯網作為一個主要投資方向。

        實際上我們畢竟出發于產業,是從產業的角度出發來看項目,工業互聯網它的構成包羅的門類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簡單來說可能就底層的數據采集層、數據的傳輸層、數據的應用層。

        在這三個層面來看,它包含的細分行業就比較多了,比如說從數據的采集層這一端,機器人、傳感器、包括一些速采的系統,這種都是它的細分行業;而從上游的數據應用來看的話,比如像工業研發設計類軟件、仿真軟件、生產管理軟件等等,這種也都是大層面的一些細分行業。

        從常規來說,工業互聯網并不好去做盈利或者是并不好很快的去發展。但是從細分行業來看的話,像我剛才說的偏硬件的層面和偏軟件的層面細分行業,它的發展速度實際是超出我們常規對這種工業互聯網的理解。因為它更落地、更偏細分一點,像我們剛才說的山源電子,像這種已經快達到上市的階段了,從我們投資到盈利甚至回報的周期來看,并不會像常規的投資機構想象的那么長而久。

        另外一個點就是很多細分行業,它實際在工業互聯網當中,它的標準化也是越來越高的。比如說像我剛才舉例的傳感器,這種可能適合于家電可能在做一個升級,也可以適合于離散工業在做升級,它也可能會適應于這種流程性的一些工業企業,實際上它通用性和標準化是越來越高的,它的可復制性或者是復制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

        所以我們通盤來看,在工業互聯網整個大的局面來看,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但在細分行業里,實際上它確定性還是比較高的。我們目前的投資就圍繞這種有確定性的一些細分行業,一些確定性的行業的頭部公司來去做一些投資和布局,包括一些業務的合作。

        工業互聯網并不存在制式之爭

        行業發展已上快車道

        第一財經 高 遠:過去在通訊領域當中有所謂的制式之爭,在工業互聯網方面是否也有制式之爭?您在選擇這些標的的時候是要很明顯的站隊?還是要兩條腿走路?

        海創匯 李銀亮:通訊制式之爭,它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但是從工業互聯網這個角度來來看,它并沒有像5G這種通訊網絡這么明顯的制式之爭。

        從投工業互聯網本身,我們是出于產業的角度來去做布局的,所以說并不會很明顯的有這種大甲方或者是有這種站隊的想法,我們所投資的一些細分行業或者一些細分行業的優質的公司,它的業務不僅能在我們這邊做落地,也可以去其他的一些大的平臺去做一些,因為對它的技術要求和通用性更高一點。

        這種項目實際我們從投資角度來說,不僅我們進可以,其他的一些競爭對對手進一樣都可以,這樣的話可能大家都把業務交給他,他可能可能成長會更快一點,它接近IPO的時間點會盡量縮短,不管是和氣生財也好,或者是共同投資也好,對企業都是一種好事,對我們各大平臺來說也都是沒有太多明顯那種有獨立的一些供應鏈體系的。

        無人機需求爆發

        后臺控制服務系統機會來了

        第一財經 高 遠:你也投過云世紀這樣的無人機公司,我看到它是2014年成立的,而行業的龍頭大疆是在2006年就成立了,很多的投資人在選標的的時候可能會選頭部的企業或者是三強,我不知道您選擇這個公司的時候,您的邏輯是什么?

        海創匯 李銀亮:云世紀它的主營業務和大疆它們并不一樣,因為可能大疆這種可能偏制造和控制為主,實際我們當時看這個產業鏈的時候,發現國內的無人機制造已經在全球很領先了,當然無人機有個現實的問題,尤其在國內比較明顯,就是無人機起飛以后,空域到底怎么來去申請、起飛以后怎么來去飛、有些地方可不可以飛、有些地方能不能飛或者如何飛、高度是多少、有些地方是不是可以靠近等。

        很多人在用無人機時這些問題是絕對會面臨的,但又不知道怎么去解決,云世紀實際它解決的問題就是無人機起飛以后,它會告訴有些地方可以飛,有些地方不可以飛。

        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無人機從a點到b點,不一定非得有專業的飛手來去飛,可能就稍微一連接它系統a點到b點一點,這架無人機可能自動就飛行過去,包括它的飛行高度、一些攝影的數據的采集等都是自動化的。所以說我們看重的是它對于整個無人機起飛以后的一些后續的安排的這種控制系統,我們是重點看到的。

        但是它和大疆這種國內的一些無人機的生產廠家都有良好的合作,因為很多這種做行業應用的無人機都大部分都要接入這種管控平臺,所以這個是投這個項目的始終的出發點。

        投資要遵循“人事物”三維考量原則

        第一財經 高 遠:我看到其實云世紀的創始人曾經是飛行員出身,這是不是也符合您對于一個標的“人事物三維”的這樣一個判斷理論,一個非常明顯的案例?

        海創匯 李銀亮:對是這樣。投這個項目,實際我們最核心還是投到創始人團隊的層面。云世紀這個創始人雖然是飛行員出身,所以他對于飛行指揮還是有一套深刻的理解的。當然他在飛行的指揮是很獨到的一種技能,然后他又自行做了學了這種軟件編程,把自己這套理論做了這種軟件的落地。然后這套軟件又在很多的一些飛行公司有了具體的一些應用的落地,當時的想法就是把這套已經有通用航空上的一些軟件做無人機的一些應用,所以這個邏輯是存在的,本身他對這個體系又很熟。

        另外的話,當然做無人機的一些空域的申請,當然講究一些資源性的東西,他對這套體系和流程都很熟,可能做這種事情的創始人還需要對這個體系內有些了解,所以他做這件事情可能會更合適一點。

        產業資本看好這些行業

        第一財經 高 遠:海創匯在全球都建立了它的加速器,大概在12個國家有40個加速器。在目前來看海創匯重點看好的領域是哪個方面?

        海創匯 李銀亮:海創匯服務集團這個產業,工業互聯網一定是它優先服務的一個產業;第二個點實際跟我們傳統產業相結合的一些方向,比如說像智慧家庭相關的一些產業、大健康、人工智能這些。

        實際我們在12個國家40多個加速器,以工業互聯網領域為主,附帶一些人工智能智慧家庭,包括大健康的一些項目都會做這種很深入的一些覆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