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報資訊】喜馬拉雅山上挖比特幣 這個國家現代化轉型的路數不一般
        2023-06-12 18:27:27    騰訊網

        喜馬拉雅山上挖比特幣 這個國家現代化轉型的路數不一般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史正丞)對于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的不丹王國,大多數人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傳聞中的“亞洲最快樂國家”。這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國家,現在也勇敢地邁出了追求現代化的一大步——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引進外資合作建設比特幣礦場。

        根據不丹國營投資公司Druk投資控股(DHI)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Bitdeer簽訂的合同,雙方將建設一個耗電600兆瓦的比特幣礦場。Bitdeer將負責從全球投資者手里募集5億美元建設這個項目。

        決心可見一斑


        (資料圖)

        根據項目的規劃,首批100兆瓦的礦場將在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另外500兆瓦的礦場會安排在未來三年內陸續上線。不丹當地的綠色、低價水電資源,是這個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發電站將以長協價向礦場供應電力。

        值得一提的是,光是100兆瓦就使得這個礦場成為不丹最大的用電企業,等未來600兆瓦全部上線,用電量要比整個不丹其余部分加起來都要多。根據不丹能源公司的數據,這個國家的用電容量紀錄都不到500兆瓦。

        水電也是不丹的支柱產業,整個國家目前的裝機容量為2400兆瓦,夏天時會將大部分電力出口至印度,到了冬天可再生能源發不出電時,又會進口電力滿足需求。接下來該國的發電能力還會持續上升,年內還會有一個118兆瓦的發電站連接電網,明年10月更有一個1020兆瓦的大項目上網。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季節性,不丹的比特幣礦場也有類似的安排。到冬天電力將優先保證居民需求,必要時會關閉礦場。

        雖然不丹在合資礦廠中的持股比例并不高,但這份協議能夠給他們帶來穩定的美元收入(賣電),同時還有稅收和利潤的分享體系。

        當然,對于加密貨幣行業的狂野,不丹也有親身體會。此前已經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BlockFi今年初還與DHI打過官司,聲稱不丹國企向其借了3000萬美元的USDC,即便在交易所清算1888個比特幣后,還有逾80萬美元未能償還。

        此前另一家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elsius曾披露,不丹國企是“千萬美元”級別的客戶。

        DHI對此回應稱,與BlockFi的糾紛已經解決,他們其實是在2019年進入比特幣5000美元的時候進入市場的。DHI現在也很清楚加密貨幣行業的陷阱,所以決定做好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然后專業的事情交給Bitdeer這樣的合作方來做。

        不丹的雄心也在進出口數據方面有所體現,2022年該國總共進口了價值約10億人民幣的芯片,較前一年翻了3番,也是該國進口花銷最多的項目。

        (來源:不丹政府)

        小小的王國有大大的科技夢想

        在回應這么做的理由時,DHI的首席執行官Ujjwal Deep Dahal表示,不丹面臨地理上的限制,和外界的連接也不通暢,但這個國家擁有綠色和相對低廉的能源,可以用來投資數字資產,從而打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的經濟體。通過建設比特幣礦場,能夠使不丹加入快速變化的科技領域,使得不丹的國民做好參與現代全球經濟的準備。

        當然,不丹的決策背后,還有不得不提的經濟因素。

        不丹的人口大約只有80萬人,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大概有12.6%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青年失業率也達到29%。作為該國支柱的旅游行業,受到“游客稅”政策的調整影響,目前最樂觀的預期也要到2025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與許多中東產油國一樣,不丹也在試圖多元化收入來源。這個國家不僅在觀望區塊鏈的機會,同樣也在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和生物科技產業,并積極投資下一代——8歲以上的學生就要開始學習編程。

        關鍵詞: